星期一, 一月 24, 2011

茯苓

从张仲景经验来看,茯苓主治眩悸。后世医家认为茯苓能“宁心安神”。合观之,则茯苓具有镇静作用。镇静,主要是针对神经精神系统而言的。茯苓镇静,多与半夏和桂枝合用。半夏厚朴汤证为神经症状,苓桂剂也多为神经症状,多有“悸”的表现。《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前者类似于奔豚病的逆上,为神经症状;后者则是精神症状。防己茯苓汤治疗“四肢聂聂动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真武汤治疗“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从这三条可以看出,共同特点为肌肉的不自主抖动,都用茯苓。可知此种症状当为茯苓所主治。可进一步推测,茯苓对肌肉也有镇静作用。
《神农本草经》还说茯苓主治“口焦舌干,利小便”。 “利小便”说明原有小便不利。那么,“口焦舌干” 的情况还能“利小便”吗?口渴而小便不利,显然是脱水症状。那么,在脱水情况下又能用茯苓吗?本来就水分不足还要再去利尿,实在是讲不通的。那么,难道是经文写错了吗?也不是!茯苓所治疗的脱水是病人能进水入口,但水分却只能停留在胃,却不能排入小肠。而水分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完成。既然不能进入小肠,则无论喝多少水也纠正不了全身的脱水状态。这种情况大多见于幽门梗阻导致的胃潴留。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五苓散治疗的“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之“水逆”证;还有《外台》茯苓饮治疗的“心胸间有停痰宿水”等,这些描述都类似于胃扩张和胃潴留。基本上又都把茯苓列入方名。尤其是茯苓泽泻汤,重用茯苓达半斤。提示茯苓有促进胃中水分转入肠道或者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作用。而并不是单纯的增加肾脏分泌尿液来利尿。一旦脱水得以纠正,则口渴而小便不利自然一并消失。
张仲景常把茯苓和白术配伍使用来治疗心下有水饮而证见口渴和小便不利,这是二者主治的共性。那么,茯苓和白术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从张仲景原文来看,腹满者可以使用茯苓而不用白术。肌表之水多用白术而少用茯苓,如越婢汤加白术而不加茯苓。肢体关节的肿痛多用白术少用茯苓,如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等。能够配伍附子“走皮中,逐水气”的是白术而非茯苓。不仅是肌表之水,就是心下停水之重者,也多用白术而不用茯苓。如泽泻汤和枳术汤都用白术。可见,就治疗水饮来说,茯苓不及白术。若论镇静,茯苓则远较白术擅长。那些治疗悸、动、惊、恐的处方,可以没有白术,但决不可没有茯苓。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