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叶天士通络治痹七法

桂枝配防风、桂枝配桑枝
杏仁 
防己
茯苓 当归





一、祛风通络

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若寒温不适,腠理不密,则风邪极易侵入肌腠、络道,风滞经络则络道气血运行不利,而发为痹证。因此,祛风通络法主要用于病位在表、病程较短,病情轻浅之风滞经络者。叶氏常用桂枝、防风、威灵仙、白蒺藜、桑枝等。其中桂枝在83案中使用频率高达25次,许多处方中均以桂枝配防风、桂枝配白蒺藜或桂枝配桑枝。若病情较重或多种原因杂合而成者,多辅以其他通络之品。如吴案(526页)之周痹,即以桂枝配白蔟藜祛风通络,加海桐皮化湿通络,姜黄活血化瘀通络。汪案(329页)用桂枝、桑枝祛风通络,防己化湿通络,姜黄活血行血,石膏法泄肺热,杏仁宣肺,共奏通络之效。若风滞经络而正虚邪实者,则辅以扶正之品,如刘案(527页)用桂枝、防风通络,羌活、海桐皮化湿,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补虚。

二、宣肺通络

历代治痹,不外祛风、散寒、化湿三端,而从肺入手治痹者极少。叶氏宣肺通络可谓叶氏治痹的创见河,其审证之细,用药之巧,别具匠心。痹之为病,气血易窒,宣肺能调畅气血,利水祛湿,即所谓“开肺利水”而达治痹之目的。叶氏宣肺通络治痹常用杏仁、瓜蒌皮、橘红等品,其中运用杏仁竟达19次之多。如某又案(528页)以瓜蒌皮、杏仁、紫苑宽胸宣肺通络,桑枝祛风。叶氏宣肺通络治痹之妙,全妙在配伍。如某案(536页)之“舌白,目彩油光,腰痹痛”,系湿邪内蕴尚未外达,必分利湿邪为主,故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配以苏梗、厚朴宣畅中焦气机,茯苓皮、蚕砂利湿渗下,茵陈通利三焦,防己祛风除湿。又如某案(537页)之“久痹酿成历节,舌黄痰多,由湿邪阻着经脉,”用杏仁宣肺利通络,防己、蚕砂化湿通络,复加茯苓、苡仁健脾利湿,滑石清利湿热。均可看出叶氏巧妙的配伍。

三、除湿通络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损阳气。若阴雨连绵、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地,则湿邪从面表而入,留滞关节肌肉,阻碍气机,致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痹痛。湿邪痹阻经络以痹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肢体肿胀,筋脉拘急,行动不便,久久不移为特征。治宜除湿通络,叶氏治痹常用此法。常用药物如防己、萆薢、海桐皮、羌活、蚕砂、独活等,其中防己使用次数达31次,川萆薢、海桐皮也均在10次以上,其间配伍更是灵活多变。如朱案(529页)之“肢痹痛频发”以木防己、晚蚕砂、川萆薢除湿通络,配以通草利湿,茯苓、苡仁健脾胜湿,羚羊角清热,桂枝尖祛风通络。顾案(530页)之“湿热流着,四肢痹痛”,以木防已、晚蚕砂除湿通络,川桂枝、威灵仙祛风通络,杏仁、石膏宣肺泻热。

四、温阳通络

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易伤阳气。若痹证日久不愈,阳气受损,卫外不固,经络失于温煦,致使经气运行受阻,营卫气血凝结阻滞,经络闭阻不通而为痹。治宜温阳散寒通络为主。叶氏常用川乌、细辛、附子、肉桂、干姜等温阳散寒之品配以杜仲、狗脊、仙灵脾、肉苁蓉、鹿角霜等补肾益精之品。如何案(532页)之“脉沉,目黄舌肿,周身四肢疹发,胃痛,肢未皆肿强,遇冷饮凉即病。”叶氏辨为“久伏湿邪,阳气伤损。”治拟“温气分以通周行之脉”,用川乌头、桂枝以温阳通络,配白术、茯苓、半夏以健脾祛湿。又如某案(530页)之“阳明气衰极矣,当缓调,勿使成疾”及某案(531页)之“痛久流及肢节骨骱,屈曲之所皆肿赤”均用附子以温阳通络,而达化湿健脾,温阳通络之功。

五、益气养血通络

叶氏益气养血通络是针对气血两虚所致的经络痹阻、络道失利而设。痹证日久,气血耗伤,气虚推动无力,气血运行迟缓,经络之气痹阻不畅;血虚则经脉失养,络道不利而为虚痹。其特征为肌肉关节软痛,肌肤麻木不仁,甚则筋脉拘急。叶氏常用茯苓、白术、黄芪、人参、南枣等益气,其中茯苓使用次数达24次,黄芪16次,人参也在9次以上。养血药常用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首乌等,其中当归使用次数最多,达19次。且很多案例是以补气药黄芪与养血药当归相须为用,如杜又案(527页)之“经脉通而痛痹减,络中虚则痿弱无力”即以黄芪、当归相须配伍,并辅以防风、桂枝、苡仁祛风除湿通络。又如王又案(532页)之“风湿肿痹”,以参术芪益气,当归养血和血,辅以桂枝祛风通络。再如陈案(540页)之“劳动太过,阳气烦蒸,中年液衰风旋,周身痹痛”,以黄芪、当归、白术、制首乌益气养血通络,配白蒺藜祛风。

六、化瘀通络

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深入经隧骨骱,气血凝滞不行,湿痰瘀浊胶固,经络闭塞不通而成阏瘀阻。此时非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类等化瘀通络之品搜剔窜透,方能使瘀去凝开,经络畅行,邪除正复。叶氏治痹以化瘀通络之品配伍者甚众,用药频率也较高。常用药如片姜黄、山甲、郁金、地龙、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蜣螂虫、全蝎、蜂房等,当归、川芎、香附等养血行血或行血中之气者也较常用。如鲍案(526页)之“风湿客邪,留于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且数十年之久”,即以蜣螂虫、全蝎、地龙、山甲、蜂房、乳香等大量化瘀通络之品以攻其邪。又如张某案(538页)因患四肢痹痛,且时常衄鼽,断为“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治以干地龙、穿山甲、当归须、川芎活血化瘀通络,白芥子、白蒺藜相伍祛风搜经络之痰。再如某案(540页)之“痹痛在外踝筋骨,妨于行走,邪留经络”,治“须以搜剔动药”,故用全蝎、地龙、山甲,并配川乌化瘀通络剔邪。

七、清热通络

清热通络是叶氏针对热滞经络所致之“热痹”而设。热为阳邪,常挟风挟湿。若寒湿之邪壅滞经络,络道不利,郁久化热而发为“热痹”。其特征为肌肤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扪之灼手,拒按。治疗当清热通络。叶氏常用石膏、寒水石、防己、桑枝、丹皮、生地、玄参、连翘等。其中石膏使用频率达12次。根据病情,适当配伍祛风化湿宣肺(528页)之“风湿发热,以经脉,肿痛游走。”以石膏清热通络,配以桂枝、羌活、防风祛风化湿,杏仁宣肺。又如石案(536页)之“脉数右大,温渐化热,灼及经络,气血交阻”之“白虎历节”,治以生石膏清热通络,杏仁宣肺,花粉、郁金清热凉血,桂枝、木防己祛风除湿。再如某又案(539页),叶氏宗仲景“经热则痹,络热则痿”而“治以甘寒”,药用连翘、元参、花粉等清热通络,凉血生津。

陈莲舫治咳用药经验谈

作者:焦庆华 何平等

--------------------------------------------------------------------------------


清末著名医家陈莲舫学验俱丰,其治咳师古而不泥,用药颇有特色。今以《莲舫秘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所载咳嗽医案为据,浅析如下。

1旋复花调气机,理肺胃,功泽三脏

咳嗽之因,古人云其所重全在肺胃,故有“咳出于肺,嗽出于胃”之说。言其治,刘完素曾说:“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清·《医源》亦说:“总以气之未动者无扰,已动者得平,不碍其气之出入为治咳第一关键。”调理气机实为治咳之首务。陈氏用药始终以此为法则,功具肃肺降胃,豁痰蠲饮的旋复花是其代表用药之一,在咳嗽医案33张完整处方中,用该药有19次之多。旋复花性沉降,味辛咸,辛则能散能横行,故能宣散肺气达于皮毛;咸能入肾,故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俾胃中之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肺自清虚。是一药之功,三脏戴泽,三焦通利矣,实为治咳之要药。陈氏用旋复花,并不完全局限于风寒喘嗽,痰多气壅等症,即或是肝肺不调之干咳少痰,或肺肾亏虚之劳嗽,亦屡屡用之,其运用之广,诚如《本草汇言》所说:“用旋复花,虚实寒热,随证加入,无不应手获效。”为加强宣肺止咳祛痰作用,陈氏还常加用杏仁、川贝、枇杷叶、款冬花之类,如痰多气逆则配用粉蛤壳、苏子等以增化痰降气之力。

2茯苓补脾土,杜痰源,生津利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培土既能抑木,亦可生金,故历代医家治咳都十分注重补脾。茯苓是陈氏补脾的主要用药,也是其治咳嗽用药中用得最多的一味药。临床上因茯苓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金生,兼益肺气而为补脾益肺的常用药之一。然陈氏用茯苓并非专为脾虚而设,从其几乎每次必用来看,其用意似更为深远。《本草纲目》称:“其味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药品化义》言:“盖淡渗则膀胱得养,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是一药之用,津液生,水道调。而咳嗽素有“必挟饮邪”之说,仲景《金匮》即将咳嗽叙于痰饮之下,令于水道一利,则上焦水饮亦必下行,源流俱清,咳嗽自愈。与此同时,陈氏还常配用消痰利气的橘红,取二陈之意,共达绝痰之源的目的。

3生白芍泻肝体,益脾阴,防变为先

陈氏治咳另一个特点是注意调肝防变。由于肝经病变致咳为患最烈,故陈氏每每告诫要防“失血”、“成肺痈”、“进怯”,其用药突出表现在生白芍的灵活运用上。考古人治咳,鲜有用芍药者,而陈氏应用之广实属少见。除了用于气火上逆,肝脾失调等证外,亦用于“甘温降纳”、“和肺调中”之剂中。探其意,白芍酸寒能泻肝,肝平则脾不为贼邪所干,脾健则每能令子实,故安脾肺。《本草经疏》言其“专入脾经血分,能泻肝家火邪,故其所主收而补,制肝补脾”,实寓泻于补之中,泻肝补脾,调肝防变,与咳嗽病机颇合,故用之无疑。

4冬虫夏草补肺肾,己劳嗽,治病求本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此谓咳虽在肺而根实在肾,故辅助肾根,乃治咳治本之法。陈氏每遇“咳嗽延绵”必用冬虫夏草,以益肾养肺,止咳化痰。该药因其温和平补之性,历来为医家所推崇,为治久咳久嗽之要药,特别是对老年之咳喘,用之尤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虫草对肺炎球菌及某些致病性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支气管有明显舒张作用,并能加强肾上腺素作用,故有较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另外陈氏还常配用沉香、蛤蚧、白石英等以加强补肾纳气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陈氏对淮牛膝的使用亦颇具匠心之处,除了常配虫草等以加强补益肝肾,“助一身元气”(《景岳全书》)外,亦常用作引经药,以引药下行,如张锡纯所言:“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为引经,……并能引浮越之火下行。”其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星期日, 四月 29, 2007

《温病条辨》银翘散及其变方的应用浅识
作者:李俊 叶烨 奚小土

--------------------------------------------------------------------------------

关键词:银翘散 《温病条辨》 吴瑭 临床应用

《温病条辨》是清代吴瑭编著的一部论述外感温热病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医书,其对外感病的认识在《伤寒论》论治外感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吴瑭所创制的银翘散及其变方,制方严密,辨证精妙,仍是当今临床常用的方剂。现对《温病条辨》中银翘散及其变方的用法综述如下。

银翘散治上焦病

1 银翘散本方应用

银翘散由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组成,作散以鲜苇根汤煎,具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温病初起。在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中,银翘散与桂枝汤相对,“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此与桂枝汤一凉一温,以有无恶寒而辨,究其源,在于《伤寒论》中有关“温病”论说:温病忌汗,桂枝汤解肌最为相宜。然不恶寒者,盖温病乃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而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故以辛凉苦甘之银翘散治之。

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恶寒已解,但“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服桂枝汤恶寒解,其意为风寒已除,只温邪仍在,故用银翘散以除温病。此与上述有类似之处。症状均有减轻者,减少银翘散用量。

“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此血从上溢,乃温热邪毒迫血妄行于上,循清窍而出,治以银翘散取其败温毒,犀角地黄汤则以清血分热,则热毒去而血自止。

2 银翘散变方应用

治发疹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温病“发疹者十之七八,发斑者十之二三”,而斑疹之形成为血分有热发于表,故斑者以化斑汤,疹则以银翘散加细生地、大青叶、丹皮、元参四物,取其清血分热,去豆豉则畏其性温助热,故减而不用。

治伏暑 吴氏对伏暑论述颇详,“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其症虽类伤寒,均表现为头痛微恶寒,但有面赤口渴,脉濡而数,则非伤寒可知。伏暑之证,又有在气在血,表实表虚之分。

邪在气分而表实:“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舌白口渴,邪热在气分,无汗出则表实可知,故以银翘散清热疏风解表邪,杏仁、滑石畅中焦利湿清热。

邪在血分而表实:“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舌赤口渴,邪在血分,无汗者,表实使然,故以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清血分之热,补耗伤之阴,银翘散疏风清热以解表。

邪在气分而表虚:“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舌白口渴乃邪热郁于气分,有汗者表虚可知,故以银翘散去牛蒡子、芥穗减其疏散之力,专于清卫表之热;加杏仁、石膏、黄芩畅中,清气分之热,弃元参防其可能有滞中焦之弊

治心疟 “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心疟者乃邪入心包之证,见昏狂、谵语,舌红苔黄脉数,如伴舌浊秽,口气重,则邪陷益深。浅者以加减银翘散主之,减疏散之力,增犀角、竹叶、麦冬之清心开窍之功。重者因有闭脱之危,故以安宫牛黄丸治之。此论层次分明,治之轻重有别,可见作者辨证施治,用心良苦。

银翘散治中焦病

银翘散作为辛凉平剂治疗温病邪在卫分表证为临床常用之法,其变方也是用于兼有卫表之证的情况。然作者在中焦病变中也用到银翘散,主要见于阳明病下后邪出于表时使用。有两处用到本方。

1 阳明下后邪气还表之证

“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散主之。”此乃阳明病以下法治之,里气已通,但邪不从下去还出于表,欲作汗而不得,脉浮为邪在表之象,当随其性而宣泄,就其近而引导使之出于表,故以银翘散轻宣表气,散邪而出。

2 阳明下后出疹之证

“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阳明为气分之病,下之可也,然余邪入于血络,下之不去,发于肌表,而见疹续出,此当清宣凉解,邪随疹出而解。但温可助邪,故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丹皮等,正合“治疹宜清气为先”之旨。

综上所述,银翘散虽为辛凉平剂,但变方大大增加其使用范围,上焦用其辛凉解表祛邪,中焦用之则为透表散邪,貌似有别,实则方理相似,仅有部分加减之变。可见叶氏辨证之精妙,对当今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咽痛慎用荆芥

风热咽痛选用荆芥唯一指征:咽痛伴痰涎量多且粘如丝时(家学称风痰),方可加用荆芥以祛风痰

星期四, 四月 26, 2007

濕邪內伏太陰

范 四肢乍冷,自利未已,目黃稍退,而神倦不語,濕邪內伏,足太陰之氣不運,經言脾竅在舌。邪滯竅必少靈,以致語言欲謇,必當分利,佐辛香以默運坤陽,是太陰裡症之法
生于朮(三錢) 濃朴(五分) 茯苓(三錢) 草果仁(七分) 木瓜(五分) 澤瀉(五分)

又 身體稍稍轉動,語謇神呆,猶是氣機未為靈轉,色脈非是有餘,而濕為陰邪,不徒偏寒偏熱已也。
生于朮 茯苓 苡仁 郁金 炒遠志 石菖蒲汁

又 脾胃不醒,皆從前濕蒸之累,氣升咳痰,參藥緩進。
炒黃川貝 茯苓 苡仁 郁金 地骨皮 淡竹葉

又 濕滯於中,氣蒸於上,失降不得寐,口數白疳,仍不渴飲,開上郁,佐中運,利腸間,亦是宣通三焦也。
生于朮(五錢) 苡仁(三錢) 寒水石(一錢半) 桔梗(七分)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廣皮白(一錢半)

面黑人,面白人

凡面黑人,不可多服黃耆 ,以其氣實而又補之也。面白人不可多發散,以其氣虛而又虧之也。面白人不可飲酒,以酒耗血故也。氣實人因服黃耆 過多喘者,用三拗湯以泄其氣。

丹溪心法 - 痞

痞者有食積兼濕。東垣有法有方。心下痞,須用枳實、炒黃連。如稟受充實,面蒼骨露,氣 ,而心下痞者,宜白朮、山楂、曲 、陳皮;

如肥人心下痞者,乃是濕痰,宜蒼朮、半夏、砂仁、茯苓、滑石;
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鬱熱在中焦,宜枳實、黃連、葛根、升麻;[鬱熱发之]
如食後感寒,飲食不化,心下痞,宜藿香、草豆蔻、吳茱萸、砂仁;[寒濕]
痞挾血成窠囊,用桃仁、紅花

〔附錄〕
痞者,與否同,不通泰也,由陰伏陽蓄,氣與血不運而成。處心下,位中央, 滿痞塞者,皆土之病也,與脹滿有輕重之分。痞則內覺悶,而外無脹急之形者,是痞也。

有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為痞者;
有飲食痰積,不能 化為痞者;
有濕熱太甚為痞者。

古方,治痞用黃連、黃芩、枳實之苦以泄之;濃朴、生姜 之辛以散之;人參、白朮之甘苦以補之;茯苓、澤瀉之淡以滲之。既痞,同濕治,惟宜上下 分消其氣。如果有內實之証,庶可略與疏導。世人苦於痞塞,喜行利藥,以求其速效,暫時快通,痞若再作,益以滋甚。

丹溪心法 - 火

看何經,輕者可降,重者則從其性而升之。

實火可瀉,黃連解毒之類; 虛火可補。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或硝黃冰水之類;人虛火盛 狂者,以生姜湯與之,若投冰水正治,立死。

有補陰即火自降,炒黃柏、生地黃之類。

火鬱當發 - 可發有二,風寒外來者可發,鬱者可發。[鬱者非實火?]

陰虛証本難治,用四物加炒黃柏,降火補陰 ,龜板補陰,乃陰中之至陰也。四物加白馬脛骨,降陰中火,可代黃連、黃芩、黃連、黃芩 、梔子、大黃、黃柏降火,非陰中之火不可用。

木通下行,瀉小腸火;
人中 白瀉肝火,須風露中二三年者;
人中黃大涼,治疫病須多年者佳。

中氣不足者,味用甘寒

生甘草緩火邪 - 火急甚重者,必緩之以生甘草,兼瀉兼緩
小便降火極速 - 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 亦治痞塊中火邪。

凡火盛者,不可驟用涼藥,必兼溫散

左金丸 治肝火。
黃連(六兩,一本作芩) 吳茱萸(一兩或半兩)

朱丹溪 - 濕

《本草》云:蒼朮治濕,上下部皆可用。二陳湯中加酒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

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去痰須用白朮。上部濕[內濕],蒼朮功烈;下部濕,宜升麻提之[外濕]。外濕宜表散[开太阳,发汗],內濕宜淡滲[开太阳,利小便]。

若燥濕,以羌活勝濕湯[开太阳]、平胃散之類;

若濕勝氣實者,以神佑丸、舟車丸服之;[大實]
氣虛者,桑皮、茯苓、人參、葶藶 、木香之類。若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以黃耆防己湯;
凡肥人[氣實]沉困怠惰,濕熱,宜蒼朮、茯苓、滑石;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氣虛,宜二朮、人參、半夏、草果、濃朴、芍藥;[太阴]
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熱,宜白朮、黃芩;若脾胃虛弱,不能運轉而鬱 悶,宜黃芩、白朮、干葛 [少阳和法]

凡飲食不節,脾胃受傷,不能遞送,宜枳朮丸 [氣實]。
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又如肺有濕,亦宜黃芩;
如肺有虛熱,宜天門冬、麥門冬、知母,用黃芩多則損脾。
去中 焦濕與痛熱,用黃連,瀉心火故也。如中焦有實熱,亦宜黃連。

若中焦濕熱積久而痛,乃熱勢甚盛,宜黃連用姜汁炒。
去下焦濕 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己、黃柏、知母、草龍膽。又云:凡下焦有濕,草龍 膽、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如下焦腫及痛者,是濕熱,宜酒防己、草龍膽、黃芩、蒼朮。

若肥人氣虛之人,[下焦]腫痛,宜二朮、南星、滑石、茯苓;
黑瘦之人,下焦腫痛,宜當歸桃 仁、紅花、牛膝、檳榔、黃柏。

戴云: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內出者,必審其方土之致病源。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多自下起,以重腿香港腳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酪,或飲酒後寒氣怫鬱,濕不能越,以致腹皮脹痛,甚則水鼓脹滿,或通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辨其元氣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內也。 此方土內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須對症施治,不可執一。